中石化SINOPEC润滑油海外销量同比增46%
畢竟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,傳染疾病就如魚得水般地活躍於各大城市。
即便到統治相對穩定的晚期,李登輝亦無更積極地挑戰過往的利益結構,而這些都成了我們在今日需要重新面對且更加艱困的問題。而推動民主化、發表兩國論的「李總統」,只出現在歷史課的教科書與考題中。
書上那些文字之於大多數學生,僅有換取分數的功利關係。對於實際上接觸這些課程與教材的學生來說,無論中國還是台灣,都是考試作業的一部分而已。李登輝及國民黨一再強調「仇恨怨懟只會加深傷痛」,將提起二二八、白色恐怖等同於撕裂社會,其結果即是轉型正義的遲滯,尤其在歷史正義向度的缺乏。在學齡之後,李登輝便已經是台灣團結聯盟的「阿輝伯」,會出現在電視上的造勢轉播。導致政府不僅沒有對加害者進行追究,對黨產問題以及歷史真相的問題也都顯得消極。
這種「對我有好處的資訊才算知識」的環境,是機會主義性格的培養皿。吳乃德(2006)、陳翠蓮(2008)皆指出,李登輝執政時期對於轉型正義並沒有太多重視,其因即是李登輝是民主轉型的引領者外,亦同時身兼威權政黨的領導者,致使李登輝在面對自身經歷以及國民黨的歷史時,大多採取避重就輕的態度另依據車輛的可行駛距離,續航力小於40KM的車款,提供單次額外補貼2.7歐元。
上一篇介紹了亞洲機車大國的電動機車產業政策,發現亞洲各國無不加大對運具電動化的政策力道,這項事實,與油車業者疾呼的「油電平權」恰恰相反,亦即,台灣燃油機車在亞洲的產業優勢正備受威脅。Photo Credit: Reuters / 達志影像 除上述國家外,2019年10月,丹麥領軍10國,要求歐盟2030年禁售燃油車,包含挪威、丹麥、愛爾蘭、冰島等國都有意制定禁售燃油車時程,並提出補助電動交通載具的各項方案。台灣油車外銷歐洲大幅衰退 不同區域對機車的使用習慣和程度有所落差,政策對民眾及產業可能產生的影響,當然不可一概而論。歐洲:運具電動化的先驅 歐洲各國為了達成《巴黎協定》的規範,各國政府除了要求車廠改善燃油引擎的效能、同時提供電動運具補助力求轉型外,許多國家更是明確訂下了全面禁售汽柴油車的時程表,減碳決心不言可喻。
然而,台灣機車產業的競爭力近來卻在國際市場上大幅衰退,除了面對創新研發裹足不前外,更是挾數十年來的產業資本及政治人脈,高唱獨步全球的「油電平權」,令人憂心台灣機車王國的前景。另外,2017年電動機車產業創新躍升計畫中也提到,阿姆斯特丹補助汰換電動機車,最高可達750歐元。
此外,德國更推出獎勵政策,只要於2011年5月18日至2020年年底間首次登記的電動機車將免稅10年,期滿後減稅50%。若續航里程達90KM以上,則補貼5.5歐元。設籍於慕尼黑再享購車補助25%,最高可達1000歐元。另外,為鼓勵電動機車發展,馬達功率大於3千瓦之電動機車,將提供27%的購車補助,上限達900歐元,折合新台幣約3萬元。
外銷歐洲 單位:輛 年分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CBU(完成車) 銷售數量 80,441 69,285 65,161 42,509 39,812 成長率 -11% -14% -6% -35% -6% KD(機車套件) 銷售數量 20,523 21,026 20,542 15,021 7,614 成長率 9% 2% -2% -27% -49% 資料來源: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統計資料,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整理 台灣機車產業應團結一致,共同轉型升級 燃油機車過去陪伴台灣走過經濟起飛,完整的產業鏈與經濟價值不只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,更是撐起台灣機車王國的內外銷奇蹟。法國:根據BBC報導,法國能源部長尼古拉斯·霍洛表示,為實現《巴黎協定》目標,法國計劃從2040年起全面停止出售汽油車和柴油車。從近年來的台灣機車出口地區統計的資料進行計算,隨著電動化的趨勢越趨明朗,台灣外銷歐洲市場的衰退比例就越高,無論是CBU整車銷售數量又或是KD套件數量都面臨大幅衰退,若再不力求轉型,未來台灣機車產業鏈的上下游業者及從業人員,恐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寒冬。歐盟各國力拼油車轉型的方向已大勢底定,剩下的只有各自設定目標期程的先後問題。
西班牙電動機車市場現況一文中指出,觀察近年來西班牙政府為發展電動機車,政策方面提供稅賦減免及購車補貼,電動機車最高補貼750歐元(4kW以上車型)。「油電併行」的前提需建立在汙染物質的排放量相當的條件下,若加計發電方式與輸電耗損,燃油機車的污染物仍是電動機車的百倍以上,進一步檢視,全球僅有台灣成為補助燃油機車銷售的國家,若將污染排放從不及格變成勉強及格的產品,就誇大為環保運具,進而侈言「油電平權」,無疑是貽笑國際、自我安慰的做法。
介於40~90KM的車款,補貼3.7歐元。除禁止燃油車銷售、上路外,更針對零碳排且續航力達30公里以上之電動輕型機車,及續航力達50公里以上之電動摩托車,提供達20%的購車補助,最高限額1500英鎊,折合台幣約5萬5千元。
比利時:依據車輛公會所整理2019年台灣機車外銷金額國別統計表指出,比利時為台灣機車出口金額第六大國,根據富比士報導指出,比利時政府已宣布將在2030年起禁售燃油車,而為鼓勵電動機車發展,政府將提供電動機車增值稅減免15%之優惠。有鑒於東亞各國在機車的使用比例與密度較高,對台灣機車的產業環境應有相當的參考價值。馬達功率小於3千瓦之電動車,則提供20%的購車補助,最高限額為100-200歐元,折合新台幣約3300元至6600元不等。不過遠在歐洲的燃油車政策,和台灣產業又有什麼關係呢? 不轉型就淘汰。環保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日前發文,駁斥某業者所提出,六、七期燃油機車和電動機車一樣環保的說法2015年5月逸仙路側捷運軌道下的混凝土產生5公分的裂縫,可能影響捷運的結構安全。
其實早在1992年,台北市政府就曾出相關概念,2012年台北市政府環保局也首次研擬「台北市光害防治管理自治條例草案」,旨在管制招牌廣告、建築物反光材質等光源。刑事局驚爆地層下陷(自由時報) 歷時兩年。
但直至建管處宣布復工後,在陽光普照的日子,大巨蛋的反光仍然嚴重,除了光復國小外,包括松菸文創園區的辦公大樓、光復南路與忠孝東路等重要幹道上的用路人,以及周遭區域住戶都仍深受困擾,除了視力的傷害,甚至可能導致交通意外。Photo Credit: 中央社 松菸、捷運站、刑事警察局,都是受波及的「巨蛋鄰居」 除了光害,大巨蛋2012年動工後也接連發生多項工安爭議。
然而,環保局的數次提案,之後均未被排入審議議程,因過屆未審而無疾而終。延伸閱讀: 「不拆就是要蓋」的大巨蛋,用了哪一方的安全標準? 北市府建管處稱「大巨蛋嚴守公安標準」,核發建照將可正式復工 蛋蛋的哀愁:2015年和2019年的柯市府,對大巨蛋的態度有什麼不同? 新聞來源: 大巨蛋屋頂光害刺眼 官方答覆令人傻眼(中時電子報) 大巨蛋25日環評 預料聚焦光害與交通議題(中央社) 居民提大巨蛋易造成反光 北市要遠雄協調(中央社) 北市廣告看板多 光害自治條例難通過(自由時報) 大巨蛋擠壓 捷運板南線裂縫變大(自由時報) 松菸漏水 遠雄溢漿 紅點擬退出台灣(自由時報) 大巨蛋工程害的。
然而根據《中時電子報》報導,當時大巨蛋方面僅指出教室內可用窗簾遮光,甚至表示未來「灰塵累積就不會反光」。經過長期抗爭、磋商、多次設計變更以及「停工」期間各種工程施作疑慮,台北市建管處仍在2020年8月7日同意遠雄大巨蛋復工。2016年5月緊鄰大巨蛋施工場域的刑事警察局也發生地層下陷。事實上,根據《中央社》報導,大巨蛋2020年3月25日的復工前環評,一大討論重點就是巨蛋屋頂的光害問題。
當時台北市議員許淑華指出,光復國小有高達43間教室受到影響,操場和屋頂運動場也遭受嚴重光害,影響1300位學童的視力健康。當時遠雄企業集團的發言人表示,屋頂的光害持續與學校溝通、鄰近學校和部分住戶已安裝遮光簾,操場正配合學校決定是否安裝遮光設施,塗料部分仍在進行實驗。
在法規中,民眾覺得遭受光害並行檢舉後,環保局即會至檢舉人指定之地點測量光源的輝度和照度,也規範廣告物光源在晚間10點至上午8點不得閃爍。2015年9月松菸文創園區內的亞洲第一座「紅點設計博物館」,疑似因為遠雄施工影響展場受損漏水、場地溢漿而遷出。
話雖如此,這個位於國父紀念館和松山菸廠之間,被網友惡搞打卡點為「大巨蛋遺址」的爭議並沒有因復工止息,從建築物本身的工安隱憂,到對周遭居民的環境、交通、光害等影響,都隨著大巨蛋正式宣布復工後,更顯嚴重。此外,在2018年1月和2020年4月,市定古蹟松山菸廠的鍋爐房煙囪也分別發生傾斜和裂縫,2020年8月也因為施工而封閉松菸文創的其中一個出口4天,且在封閉期間鋸樹,對生態和文化資產接產生破壞。
針對周遭居民的抗議,台北市政府大巨蛋籌備處副執行長陳世浩也僅表示,屋頂使用材質在出廠前都經過測試,折射率都符合規定,針對居民的反映已要求遠雄出面協助居民,都發局也表示,光害問題應由遠雄負責。之後,環保局將法案名稱改為「台北市光害管制自治條例草案」,並分別在2015年與2017年嘗試在議會闖關然而,環保局的數次提案,之後均未被排入審議議程,因過屆未審而無疾而終。然而根據《中時電子報》報導,當時大巨蛋方面僅指出教室內可用窗簾遮光,甚至表示未來「灰塵累積就不會反光」。
當時遠雄企業集團的發言人表示,屋頂的光害持續與學校溝通、鄰近學校和部分住戶已安裝遮光簾,操場正配合學校決定是否安裝遮光設施,塗料部分仍在進行實驗。延伸閱讀: 「不拆就是要蓋」的大巨蛋,用了哪一方的安全標準? 北市府建管處稱「大巨蛋嚴守公安標準」,核發建照將可正式復工 蛋蛋的哀愁:2015年和2019年的柯市府,對大巨蛋的態度有什麼不同? 新聞來源: 大巨蛋屋頂光害刺眼 官方答覆令人傻眼(中時電子報) 大巨蛋25日環評 預料聚焦光害與交通議題(中央社) 居民提大巨蛋易造成反光 北市要遠雄協調(中央社) 北市廣告看板多 光害自治條例難通過(自由時報) 大巨蛋擠壓 捷運板南線裂縫變大(自由時報) 松菸漏水 遠雄溢漿 紅點擬退出台灣(自由時報) 大巨蛋工程害的。
事實上,根據《中央社》報導,大巨蛋2020年3月25日的復工前環評,一大討論重點就是巨蛋屋頂的光害問題。Photo Credit: 中央社 松菸、捷運站、刑事警察局,都是受波及的「巨蛋鄰居」 除了光害,大巨蛋2012年動工後也接連發生多項工安爭議。
2015年5月逸仙路側捷運軌道下的混凝土產生5公分的裂縫,可能影響捷運的結構安全。之後,環保局將法案名稱改為「台北市光害管制自治條例草案」,並分別在2015年與2017年嘗試在議會闖關。
【有关中石化SINOPEC润滑油海外销量同比增46%】相关文章:
1 .新环保法力推大气治理 根本治霾仍需20年 效果肉眼难看出
12 .传统中医讲座深受马耳他民众欢迎
16 .重霾应急中谁敢顶风排污?
21 .空气污染红警解除汽车恢复尾号限行
29 .新霾说:大雾霾VS局地霾